人之島

CY.Huang
12 min readMay 27, 2020

--

山與海的戰爭,千古世紀以來一直是未解的謎

喜歡海還是喜歡山,我鐵定會毫不猶豫地說出海!!!

說不上對海有什麼眷戀,但卻往往可以坐在岸邊看海看個半日都不嫌膩

至於為什麼,一切只是因為山裡有我討厭的臭蟲

是的一直一來我就是這麼的膚淺,直到去了趟人之島…

佇立在岸旁獨木舟

坦白說,這趟蘭嶼行來得突然(從想出遊的念頭到訂票絕對不超過三天

旅行之於我 如同氮氣之於空氣

而旅伴這個角色 對我而言就是很親密的朋友

一直以來都相信 能夠一起旅行的人在你心裡鐵定是佔了不少質量

曬飛魚

在飛魚季的尾聲,走在蘭嶼的街道上不乏可以看到這曬飛魚的場景

老實講,很腥非常腥有夠腥 而且附近會飛滿著蒼蠅

那個翅膀的共振聲總是讓人崩潰 在崩潰邊緣 拍下了這張照片

對於四面環海的蘭嶼而言 漁業是達悟社會傳統的主要生計之一

而飛魚為三月到七月蘭嶼附近主要的魚種

飛魚季對於達悟族而言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天神因見到蘭嶼無人,於是在盤石和竹子當中降生2位人類始祖,即為石生人與竹生人。一日石生人的孫子得到皮膚病,奇癢無比,在百感交集之時的某晚飛魚王黑翅托夢石生人,和他約好,在某個2顆礁石的地點等他。石生人赴約,與黑翅見面,黑翅便將飛魚種類、飛魚季節、捕魚方法、殺飛魚的方法、曬飛魚的方法、料理飛魚、吃魚方法、禁忌與飛魚祭儀式等反覆的知識教給他,聽話的石生人回去後照做,一切病痛莫名的好了。從此,飛魚祭與飛魚相關的習俗流傳下來,成為達悟人必須生活中遵守的傳統禮俗。

除了神話外,飛魚對於達悟社會的傳統曆法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與漢人不同的是達悟族的傳統曆法Ahehep no tao(達悟夜曆)是以月亮的出落與朔望來制定日和月,然而月亮周期無法反映時節變化,達悟人以飛魚文化為軸線的歲時曆法,便利用飛魚的汛期作為校正標準

在蘭嶼的五日內,陸續吃了幾次飛魚,我只能說,會料理飛魚的廚師絕對是非常值得尊敬

再嘗試了三次的悲劇的飛魚料理後,終於讓我在第四次吃到了飛魚的靈魂

悲劇的料理就是咬下去瞬間 曬飛魚的腥味整個撲鼻而來,況且肉質又硬、刺又多,對於牙口不好的我每吃一口都是折磨

好吃的飛魚就是這麼大隻 又可以完美除刺啊!

然而好吃的飛魚是如何呢?

首先從外觀就能判斷,好吃的飛魚大概跟你的前臂一樣,十分的大隻,雖然小刺仍然很多,不過可以完成的去除刺

除刺完後的飛魚,肉質說不上軟嫩(大概比鯖魚再彈牙一些),但可以肆無忌憚地大口咬下,咬下去的一瞬間,帶點海味的鮮甜的口感直達鼻腔,彷彿正在水裡與飛魚一同遨遊

大天池,位在蘭嶼南部最高峰「大森山」向西北伸山的一處山稜上,本是火山口,後經雨水沖刷積累成湖。

蘭嶼的達悟人稱之為「DuWa Wa」,意思是「高山之海」,或是「鬼魂出沒之處」

爬大天池才能看到的限定景色

初訪蘭嶼,怎麼能少了大天池的行程

或許是初生之犢不畏虎亦或是低估了大天池的難易度,總之我是繳了300塊新台幣去受苦

『木棧道只有最前面100公尺,完全是做門面用的呦!』領隊看似輕易地講出了這句話,也許是在嘲諷蘭嶼物資匱乏吧,但箇中的無奈或許只有生活在當地的人才懂

也許是前一晚剛下過雨,前往大天池的路上沿路都是泥濘,不太運動的我爬沒幾步便氣喘吁吁再加上路況不好又沒穿登山鞋,沿路幾乎呈現走一步退半步的情況

一開始還能跟朋友聊天講廢話,走了半小時後連發音的力氣都沒有,沿路上只剩自己的呼吸聲以及心跳聲

按照劇本來説,主角應該會在這階段好好的思考人生哲理,而有所頓悟

然而整路上連思考都嫌得多餘,畢竟只要眼神一飄移,沒仔細看好下一步的踩點,絕對滑倒,是的這趟路就是如此的險峻

若有人問起,四小時的路程究竟在想什麼,我也只能誠實的說一片空白

對我來說那刹間世界是寂靜的,靜得只剩蟲鳴聲,彷彿世界以自身為中心,說也奇怪至今仍會有點想念那感覺,想念那容不下一絲雜念的心境,畢竟現實生活中讓人煩心的事實在是太多

大天池一隅-奇形怪狀樹木區
耗盡心神後所見到的景象-一坨被山環繞的圓圓的水

『耗盡最後一絲體力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坨被山環繞的圓圓的水』

大概手腳併用了兩小時後,終於抵達傳說中的大天池,第一眼,其實挺失望的,畢竟我以為會跟嘉明湖一樣闊麗

不過攻頂的感覺實在是非常舒暢,能夠恣意且緩慢地呼吸,不用再受身體所限,倉促的吸進下一口氣

『到底誰會喜歡爬山?』這問題我想了很久

每次爬山總是又臭又黏,山上又有很多臭蟲,這完全不符合我的少女形象!但經過這次大天池的洗禮,我想,爬山是為了把空白留給自己。在爬山的過程,只剩與自己相處,遠離喧囂的塵世,不用去思考下一步該如何做,只需要一步一步往前踩,便可以抵達目的地,這踏實的感覺莫名的令我嚮往

在蘭嶼在路邊、在岸邊、在田中 隨時可見一個個小小方方的亭子,總會看到在地人在裡面休息、喝酒、話家常。

這小小方方的亭子,由三個部分建構而成-屋頂、平台和四根柱子。
除了是個遮蔽陽光享受海風的場所外,亦是長輩們在討論家族中事務( 農耕、漁獲、教育 )時的重要場所

隨處可見的小小涼亭

僅管海風拂拂但外頭陽光刺眼,令人嚮往的海景看著看著眼睛竟有點刺痛

『好啊!你不讓我看,我就不要看。』負氣的我索性直接躺下

躺著躺著卻也閒得發慌,只能盯著屋頂看,沒想到這屋頂還挺有意思的,僅用幾根木頭便能成了遮光休息的好場所,斑駁的痕跡想必他在這也苦撐了很久吧…不知道有多少人仔細端詳過,但一格一格的看久了也怪可愛

『為什麼僅說是遮光休息的好場所呢?』

一日外頭下著雨,一個興致想說可以與朋友買個早餐到涼亭,感受一下海聲與雨聲交錯的衝擊,畢竟這種微浪漫的事對我來說超沒抵抗力的……是的,儘管是被半脅迫,但我竟然冒著風雨去買早餐,就在我手提著食物,興高采烈的走到涼亭前,剎那我被眼前的景象給嚇到了

外頭下著雨我被淋濕十分合理,但涼亭內也下著等同大小的雨是怎麼一回事,抓漏師傅在哪裡,麻煩請他過來!!!

涼亭的屋頂

蘭嶼的山羊多半都是台灣黑山羊與部份台灣褐色山羊雜交配種而成,體型較小,體長約65~85公分,外觀的毛髮顏色多變,有純白、純黑的體毛,也有白、黑及咖啡色混合的皮毛,成年的公山羊會有一對向後捲曲的堅硬羊角,外型四肢相對細長。

再回台灣前幾個小時,依舊與朋友在涼亭消磨時光,一邊躺著看海一邊講講無關緊要的小事,在迷濛之際,羊群大軍頓時朝我們發動攻擊,莫名的一群羊圍繞著涼亭將我們包圍

『羊的眼睛是由圓形加上長方形所組成的』身為都市俗的我第一次這麼近看到羊

『你有沒有看過火影忍者,跟蛤蟆仙人模式好像喔』朋友說著。想當然爾,這句話對我而言是沒有共鳴的

我得說這山羊的眼睛,雖然乍看之下挺可怕的,但看久了挺可愛的,不知道他看出去的世界會不會是長方形的。這樣一來躺著與他凝視的我,在他眼裡就會變成瘦瘦長長的人類呢!

笑得你心裡發寒的山羊
終於成功霸佔涼亭的傲嬌羊

林投(學名:Pandanus tectorius),古作菻荼,別稱露兜樹、野菠蘿、假菠蘿等,為露兜樹科露兜樹屬下的一個物種,具耐風、耐鹽的特質,且繁殖容易,是台灣常見的海岸防風定砂植物。蘭嶼達悟族人稱之為「Ango」;達悟族會使用林投的氣生根烤或曝曬飛魚,

『有沒有人想嚐嚐林投果時,不過吃完後會被渣渣卡滿牙縫喔』夜觀時,領隊撿了顆林投果實隨口問道

把玩了一下林投果實,別看他小小一顆橘橘的拿起來還挺沈的。手指掐入果實,感覺含水量不是特高,流出的汁液帶著一股生味,說不上來但那味道我不愛就是了

『林投果汁,嘗起來如同小學時常喝的鋁箔包冬瓜茶』

從小身為鹹食派的我,冬瓜茶一直是我最討厭的飲料,總覺得這東西既死甜又膩,感覺喝下去就會長為螞蟻人。長越大,對於甜食的閾值逐漸提高,但對於冬瓜茶仍然避之唯恐不及,不過林投果汁這種甜度,好像可以接受。倒也不是喜歡,而是在炙熱的陽光下,喝著冰涼的林投果汁實在是在消暑不過的事

我那名為Wilson的朋友

『我唯一個蘭嶼朋友-Wilson』

在前往情人洞的路上,遠遠的就看到涼亭上有一顆黃黃圓圓的東西,趨近一看,天阿!竟然是完整的一顆林投果實,如同在浩劫重生排球之餘Thomas Hanks一般,我決定將這顆果實取名為Wilson,也是這趟蘭嶼行唯一新交的朋友

『總覺得長越大,交朋友越麻煩』最近幾年一直有這種想法

長到一定歲數,對於外在事物會越來越懶、越來越提不起勁,以前總是喜歡認識新朋友,甚至覺得與不太熟悉的朋友,甚至是朋友的朋友出門是件挺有趣事。但最近對於要多花心力再去多認識其他人類這件事,總覺得有些麻煩,對於生活圈以外的人事物,不再像小時候會熱忱參與。畢竟現在我可是連自己都顧不太好的人,著實沒有多餘的心思

除了陸地行程外,初訪蘭嶼絕對少不了玩水的規劃,這次去蘭嶼,最期待的事體驗潛水,從簽切結書、半小時的陸地訓練等,彷彿在告知若要掀開這神秘的面紗,是必須付出代價的,所幸最後僅付出金錢而已

『終於可以一窺那另我嚮往海洋世界』背著幾十公斤的裝備,往海邊走

咬著呼吸器,由教練的帶領下一米一米的往下潛,原來在岸邊看似深藍的海水,實際上是如此繽紛耀眼。魚群大概距離不過10幾公分的距離,雖然根本不認識他們,但印象中上次離魚這麼近,大概是去年端詳老師魚缸所養的魚的時候吧。雖然照片拍不出海底的絢麗,但海底的景象大概是穩固的佔據了我腦海的某一部份

海底的尼莫們

在水下,才知道能夠恣意呼吸是多麽珍貴的。儘管能藉由呼吸器一口一口的吸入氧氣,但總覺得換氣仍不太過癮,吸氣吐氣這在陸地上再平凡不過的事,一進到水下必須認真的審視自己的每一口氣,深怕吸太大一口,氧氣瓶內的氧氣會太快被我吸光,以至於在水面下的時間受限。在剛下水的十分鐘內,我還在習慣這種讓自己活下去的方式……

『由口吸進高濃度的氧,其實不太舒服』在潛水的過程中本能地一直想把呼吸器吐掉,只能用意志力死命地將呼吸器咬緊

首先嘴巴必須出力將呼吸器固定在正確的位置,或許是不太熟悉,總覺得嘴巴根本不是自己的。再者不斷地由口吸入高濃度的氧氣,口腔實在是非常的乾,而且乾到會讓人不想再吸入下一口氣,以至於在水面下有一半的時間我都想盡辦法的用舌頭去濕潤我那乾枯的口腔

『比起登山,海底是個更寂靜的世界』這是我潛水完後唯一的想法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吵鬧的人,但說也奇怪,其實比起講話我更喜歡聆聽,若要解釋的更精闢一點,應該是說不太擅長訴說內心的想法。

浮潛的時候,在海底看到一隻如同尚方寶劍般的魚,細細長長的與其中一位旅伴長的身材十分相似

『你有沒有看到剛剛那隻魚,長得跟老大也太像了』馬上抬起頭興奮的跟一旁的朋友異口同聲訴說著這重大的發現

有人能夠分享生活的時光是多麽美好,特別是在有相同見解時,然而潛水則不是那麼一回事……

在海底時並沒有選擇要不要講話的權利,唯一能夠與他人溝通的方法僅有透過手勢,但看到長相奇特的魚,並無法單用手勢表達我的興奮之情。若要講話,則必須放棄口中的呼吸器,我想沒有任何人會做這種傻事,因此沿途所看到的新奇景象,只能與自己分享

上岸後,有一搭沒一搭地講著海面下所看到的景象,卻早已忘記當初想要分享的悸動,只覺得能夠有人可以分享真好……

基本上是被教練拎著的潛水體驗

『夕陽跟日出你比較喜歡哪一個?』若是我會毫不猶豫的選夕陽

一天24小時,對我來說在睡著前的那幾個小時特別重要,經過庸碌的白天生活,在一天的最後仍想見到的人,必定舉足輕重,而夕陽對我的意義亦是如此

颱風前一晚的火燒雲

火燒雲的形成,關鍵是在太陽光透過大氣層的角度。一般來說,日出以及日落。在這兩個時間點,太陽與地平線的角度最小,太陽光照射至地表需要通過較厚的大氣層才能穿透,也因為太陽光的七色光譜,由紅光到紫光,紅光的波長最長,較容易穿透出雲層。

所以在日落的時候,太陽光因為太陽的位置逐漸沒入地平線,角度越小,通過大氣層的厚度也隨之增加,在顏色變化部分也剛好相反:由黃變紅

颱風常會伴隨沉降氣流,這樣的下沉氣流會抑制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揚起,讓天空能見度提高,這樣太陽光就可以更通透的照射至地表。另外,低氣壓伴隨的外圍環流雲帶,當這些較長波長的紅光、黃光通過雲層底部,就會形成火燒雲了

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在衰,在蘭嶼的日子竟然遇上了颱風,搭著颱風的順風車,看了一下傳說中的火燒雲

在太陽即將沒入海平面下的那幾分鐘,是最具魔力的,一顆黃黃的大蛋黃,透出微微的暖光,但卻又逐漸消失在視野範圍,多麽想將那剎那變成永恆,嘗試著拿起手機記錄這一刻,但回頭看照片卻發現呈現不出那刻的臨場感

果然這看夕陽這種有點浪漫的事,是無法被復刻的

為深夜揭開序幕的夕陽

『喜歡海還是喜歡山?』若有人再度問起我的答案依舊是海

但這次不再只是單純因為討厭山裡的臭蟲這麼膚淺的想法,畢竟爬了一趟大天池,讓我對山的好感變得多一些

喜歡海的拍打岸邊的聲音,喜歡海的沈穩,但最喜歡的依舊是那些願意與我一起消磨青春的朋友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