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南,印象

CY.Huang
5 min readJun 1, 2020

--

『在這已邁向電子化的世界,你還願意花錢買書嗎?』這問題與朋友A討論了無數次,我的答案永遠是否定的,倒也不是不愛看書,而是家裡太小,買了實在是沒地方收藏,十分令人困擾

但朋友A則永遠都與我持不一樣的見解,他是位標準愛書成痴人,家裡有一個大書櫃,裡面擺滿了他的收藏品,不僅愛看書,也愛收藏書。我總是不能理解,去圖書館借來看不是一樣意思嗎?何必硬要擁有它,然後回頭再來煩惱要收在哪裡呢?

『我就喜歡紙的觸感跟他老老舊舊的味道』他總是拿這句話來搪塞我,而我也總是譏笑他是書蠹

2020/05/31敦南誠品熄燈前最後一日

1989年首間誠品書店開業於仁愛敦南圓環;1995年搬至敦南金融大樓現址。1998年起敦南誠品書店改為24小時營業型態,開啟民眾零時差閱讀生活;2004年再獲《TIME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Asia’s Best);2014–2015年則連續兩年獲美國《CNN》遴選為「全球最酷書店」之一。

然而陪伴無數人的敦南誠品已於2020/05/31劃下句點……

坦白講,敦南誠品跟我一點連結都沒有,但在熄燈的那晚,我抽空去了趟敦南誠品,畢竟我也是在誠品敷衍育兒計畫長大的孩子

小時候有事沒事總愛窩在誠品台大店,對於還是孩子的我來說,那四層樓的空間是天堂,對誠品最深的記憶是氣味,明明台北市書店這麼多,唯有誠品的味道能讓我安心

還記得兒時踏入誠品之際都會進行一個神聖的儀式,只需要深深的吸入一大口氣便可完成,這口氣能夠為即將沐浴在充滿誠品的書香味時光揭開了序幕,至今這習慣我仍保存著;那書卷的香氣,至今我仍深深的依戀著

在外頭玩耍唱歌的大家

尚未踏入敦南誠品,遠遠的就聽到一陣嬉鬧聲,只見大夥在外頭唱歌嬉鬧著,看起來是民眾自發性的活動

『要不要辦個群組,以後大家可以約吃熱炒』在一首首歌曲的帶動後,大家變成了朋友,果然音樂可以交朋友這句話是成立的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忘了是誰突然大喊,大家不是都說要撐香港嗎?來一起大聲唱,頓時唱起了BEYOND的海闊天空

這首歌朋友X的最愛,是個曾經存在的重要他人。與他相處的日子,他教會了我如何把事情說清楚,或許是因為涉世較深,在那時的我眼裡,不論是談吐,思考方式總是格外的亮眼,最期待每天的晚餐時間,雖然某部分是因為對於美食,我總是沒有抵抗力,但更大的成分是我喜歡看他講話自信的模樣。雖然每次飯桌上的話題總是非凡人會討論的,例如討論著經濟脈動、傳產的逆境或新創的思維等,想當然爾這些話題對當時的我而言不是太好理解,大多時候我都單方面的聆聽,他總是可以用獨特的見解讓我了解,對我來說,他是個說故事高手

雖然走著走著就散了,但至今仍感謝他曾經存在過,是他陪著對未來徬徨的我度過了青春,也是他陪我找到於看世界的角度,唯一做錯的事情是,讓我再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如此深度談話的人

倒數裝置
倒數裝置的側面

一踏入建築物,由各式書本所堆成的倒數計時器映入眼前,以3,000本書承載30年來愛書人思想痕跡的倒數裝置「時光之冊」,這發想挺有意思的,果然以書起家的場所,不論如何用只要能以書本作為元素當作結束,我想也算是完美

『離別,是感傷的,但有計畫的離別,卻是祝福』學習如何說再見是一輩子的課題

儘管自幼以來,尚未有周遭的人事物突如其來的從生活中消逝的經驗,但一直一來,對於未知的事總有總莫名的懼怕,深怕一轉身熟悉的一切便會變調,或許是本能使然我喜歡擁有主導權,畢竟沒辦法掌控事情的感覺,很差

如今敦南誠品的歇業,對我而言是有計畫的離別。在一年前便預告著即將結束營業,讓大家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好好的說再見,並且也有計畫性的尋找了下一間24小時營業的書店。或許對某些人而言,敦南誠品乘載太多無法複製的回憶,以至於沒有任何一間書店能與之媲美,這我絕對可以理解,但我仍然不覺得這事件感傷的事,畢竟一年的時間也不算短,有大好機會能夠好好的道別

100 colors光譜漫遊-仰望
100 colors光譜漫遊-平視

在要前往二樓的樓梯間,抬頭可見到由數字串連而成的裝置藝術,此作品是由Emmanuelle Moureaux所創作,沿階梯而上,以「1989~2020」字卡串連,象徵著自誠品創立以來的時光流動

1989年~2020年,默默的一直陪著大家三十餘年,在這對紙本圖書時分不友善的世代,還有企業家願意經營實體書局是件多麽美好的事。對我而言,誠品早已融入生活,依舊維持著自幼的習慣,喜歡有事沒事進去翻翻書,只為了進行著專屬於我與誠品間的神聖儀式

--

--